心理健康资讯

心理健康的特征

一个心理状态健康的人,应该有下列的特征:

  • 对自己有信心,经得起挫折,勇于面对生活上的问题。

  • 不会被忧虑、愤怒、悲哀、恐惧等负面情绪操纵。

  • 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敬业乐业,并接受改变。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及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但心理健康的人会勇于表达情绪,并懂得寻求协助,以保持健康的心态。

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 注意身体健康,吸收足够的营养,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充份的休息,并戒除不良的嗜好。

  • 保持正确的人生观,生活有目标及抱负。

  • 懂得接纳自己及别人的优点及缺点,不会过份挑剔或妒忌别人。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朋友之间互相支持、谅解及聆听。

  • 多与家庭成员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

  • 学懂调剂生活,培养兴趣,避免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 如果生活充满压力,便需要先了解压力的来源,再寻找解决方法。

当发觉自己或家人的心理状况出现问题,便应寻求社工、辅导员、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的协助。

甚么是压力

压力对每个人来说是无可避免的。适量的压力能让我们作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但是过大或持久的压力却会减低免疫能力,导致身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

压力可以引发生理及心理征状,最明显的生理征状包括:

  • 头痛

  • 胃痛及消化不良

  • 颈、肩及背痛

  • 失眠或难以成眠

  • 免疫系统能力减弱

  • 食欲不振或「透过饮食寻求慰藉」

 压力引发的心理征状包括:

  • 难以集中精神

  • 短暂失忆

  • 感到挫败、烦躁或愤怒

  • 对事物失去兴趣或情绪低落

在青少年阶段,青少年面临身体功能、认知模式和人际关系等众多方面的剧烈变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远超过大人的想象。

 青少年常见的压力来源主要包括以下:

  • 前途

  • 考试

  • 自我要求

  • 对工作要求

  • 个人经济状况

  • 时间分配

  •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成年人面对很多生活事件都会形成压力。常见的来源包括:

  • 执行职务或因失业带来的压力

  • 与家人冲突或关系破裂

  • 财政的忧虑

  • 健康状况

  • 生活环境不理想,如单位狭窄、交通挤塞或接近污染源头

甚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病。患「抑郁症」者以女性居多。成因包括生理、心理、遗传及环境因素;患者思想倾向负面,遇上工作、学业、人际关系、长期病患等问题,容易诱发抑郁症。

抑郁症的征状

持续两星期以上,差不多每一天都出现下列五项或以上的征状,当中包括首两项的其中一项,均可在临床上诊断为抑郁症。

  • 情绪低落

  • 对大部份事情失去兴趣

  • 失眠或天亮前二、三小时惊醒而心情转差

  • 胃口差

  • 思想及反应迟缓

  • 感到疲倦乏力

  • 自卑自责

  • 有伤害自己的念头 

  • 难以集中精神

躁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情绪疾病。躁狂,即暴躁、情绪高涨,甚至有狂妄自大的表现。抑郁,即情绪低落、忧郁。这种情绪病,有重复复发的倾向。 

抑郁期间常有的病征包括:

  • 情绪持续忧郁

  • 思想灰暗、对将来没有希望。

  • 感到身体无力,食欲减少,体重下降,睡眠困难,或很早醒

  • 失去任何生活的兴趣,常常躲在家中,无法应付工作或学业

躁狂期间常有的病征包括:

  • 无缘故表现得情绪高涨甚至暴躁

  • 思考和说话速度很快速,说话内容倾向表现出自己比别人优越

  • 自以为很有活力,因此减少睡眠,亦会胡乱花费,买很多东西

  • 有很多计划,但真正付诸实行的却很少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妇女诞下婴儿后常见的一种情绪病。妇女在生育后,受荷尔蒙影响,会变得情绪波动、易哭、烦躁、紧张、睡不安稳等,但一般会于数日后消失。而产后抑郁症会感到持续抑郁沮丧,其征状和一般的抑郁症相似。病征包括:

  • 产后失眠而导致睡眠不足

  • 失去食欲

  • 对所有事物失去热诚和与趣

  • 觉得自己很没用和完全不懂照顾婴孩

  • 对所有人和事失去信心,严重者会在听觉和视觉上产生幻觉而且有自杀倾向。

抑郁症的治疗

由于患病成因不同,病人接受精神科治疗时,需进行一项综合评估,再视乎是心理、生理或是环境因素引起,对症下药。严重者需靠服药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效果更佳;帮助病人增强自信心、改善与人沟通技巧及处理压力的能力亦有助改善抑郁情绪。

抑郁症的自助方法

如您觉得很难摆脱抑郁的状态,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 学习积极及正面思考

  • 以客观态度处理问题

  • 着重自身的价值多于自己的成就

  • 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寻找别人帮助

  • 丰富自己的社交生活

  • 保持轻松心情及均衡生活(如: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及娱乐活动。

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征包括心跳、呼吸急促、手震、多手汗、头晕、肌肉痛、口干、喉部不适,好像有东西阻塞着,并会出现肚痛、腹泻、小便频密等情况。

形成广泛性焦虑症的原因甚多,生活过于紧张或长期压力,可能是其中的因素。适度的紧张情绪或压力,其实是有益的,让身体机能作出所需的准备,迎接挑战和考验;但如果紧张的情况严重或长期面对压力,却会妨碍人的正常生活,可能产生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征。

此外,身体上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分泌过多,亦有可能引致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征。

总括而言,广泛性焦虑症往往是由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互相影响而形成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创伤后压力症

创伤后压力症多出现于经历过严重或不寻常的身体或精神创伤的人身上。假如遭遇到的创伤在意料之外,创伤后压力症出现的机会将更大。飞机意外、交通意外、遭受性侵犯等,均有可能引致当事人患上创伤后压力症。

即使意外发生一段时间后,病患者仍经常在不同环境下,以为自己重复经历以前的创伤。另外,病患者亦有可能设法逃避可能勾起创伤的人物、地方、活动、思想或话题。此外,其他病征包括发恶梦、感情麻木、过敏反应、焦虑、忧愁、失眠、善忘、难以集中精神、内疚感等。

恐惧症

病人遇到一些他们害怕的物件或情况时,会感到极度惊慌,因而尽力避免接近所害怕的事物。这种逃避行为,有时甚至会影响到病者的工作、家庭生活或社交生活。

  • 社交恐惧症

病者十分惧怕身处于受人注目、众目睽睽的环境。病患者忧虑自己的行为,会引致尴尬的情况出现。故此,病患者极恐惧在公众地方饮食、公开演说、结识朋友等。

  • 广场恐惧症

当病患者独自一人,或身处于公众地方时,会突然感到无处藏身躲避,因而会感到非常惊慌;病者亦可能忧虑一旦恐慌症发作时得不到帮助,或因自己的行为会引致尴尬的情况出现。病情严重时,病患者甚至会将自己关闭在家中,不敢外出。为免恐惧出现,病患者可能会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单独离家外 出、到空旷的场所等。

  • 单一恐惧症

病患者只会对某一种事物或情况感到万分恐惧,常见的例子有极度惧怕老鼠、身处高处、或接触类似血的东西等。

强迫症

病患者遇到焦虑情况时,会产生强迫性的思想和行为。病患者会不断重复某种思想或意念,例如感觉到自己十分骯脏、担心受到疾病传染、忧虑自己会做出一些失常的行为,甚至忧虑自己会伤害别人。除了强迫性思想外,病患者亦会不能自制地不断重复同一种行为,例如不断洗手、检查水喉掣、煤气开关、门锁等。此类强迫性的行为,虽然有助纾缓由强迫思想所带来的不安,但长远来说只会让人变得更依赖以强迫行为来纾解压力。

焦虑症的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为焦虑症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当中运用的主要技巧包括:认知重组、暴露疗法、松弛方法及压力管理,目的是减少病人病征的出现及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从行为学的角度而言,焦虑症状是一些可以学习和摹仿的行为,因而可透过行为治疗而减退。

心理治疗则主要找出内心矛盾的根源,并设法将它消除,焦虑便自然会消失。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焦虑患者的病征,以便病人在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中,获得最大的效用。

焦虑症虽然是最常见的精神病,但这个病症是可以透过治疗而完全康复的。

松弛方法

焦虑症患者可透过腹式呼吸松弛法、肌肉松弛法、意象松弛法等,减轻因焦虑情绪带来的痛苦。

腹式呼吸松弛法

腹式呼吸松弛法是透过横膈膜呼吸,让吸入的空气直接进入腹部。透过学习呼吸放松的方法,让患者控制自己的呼吸,间接改变生理与情绪的反应,达到松弛的功效。

肌肉松弛法

肌肉松弛法是一种让肌肉放松的练习。练习者透过肌肉收紧及放松,使身体感受及得到放松的状态,从而舒缓紧张的情绪。

意象松弛法

意象松弛法的运用有点像有系统地发白日梦。练习时会尝试用幻想把自己带到一个安静又舒适的环境,而身体各机能则会随脑海中平和的景象而渐渐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