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抑鬱病及焦慮症的病人以往通常會轉介至精神科,但部分病人因怕被標籤而延誤求診,令病情惡化。醫管局遂於2010年推出『綜合心理健康計劃』,由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及社福機構合作,跟進抑鬱或焦慮症病人。計劃旨在透過基層醫療及跨專科合作,減低標籤效應,讓病人可盡早求助及接受治療;另一方面,亦可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對情緒病的處理。

本會自2015年4月參與「綜合心理健康計劃」之推展,為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6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精神健康輔導及支援服務,讓面對情緒問題的病人在普通科門診得到有效的治療及協助。整體而言,計劃是一個為面對抑鬱或焦慮症困擾的社區人士提供基層醫療、相關專科及社會工作專業協作的綜合治療模式,以達致及早辨識及介入。

現時計劃提供服務之診所包括瀝源普通科門診診所、馬鞍山家庭醫學中心、圓洲角診所普通科門診、王少清家庭醫學中心、大埔賽馬會診所、粉嶺家庭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