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與暴食

前言

「我想瘦但偏吃肥」

人人都吃東西。吃來養生,也為享受。只是,一如其他行為,食量人人出入很大。有人多吃,有人少食,有人易重,有人難肥。有些人吃得偏少或過量,以致危害健康,延醫治理:本單張正是講述厭食與暴食。

驟眼看來厭食和暴食像兩種極端,實在慣見的是個別病人有齊兩方面的症狀。暴食每每就見於一段歲月的厭食症狀之後。女士約比男士多十倍這類問題。故下文用「她」泛指患者。雖然人們以為此病見諸成年人,症狀實肇於當患者仍與家人共住的青少年期。

「你對生命有何冀求?」

「 我但願吃盡天下珍饈,身裁無損。」

癥狀

厭食

  • 怕肥

  • 吃得太少

  • 體重過度下降

  • 劇烈運動

  • 停經

厭食常始於青少年期,每一百五十名十五歲的少女中約有一人罹患。此症很少在孩童期或三十歲後發病。家背景是專業或管理階層的女孩可能比勞工較易得病。家中其他成員亦屢患相類症狀。

通常厭食病人初期只像不少少女般節食。約三分之一的厭食病人節食前屬超重的。要留神的是,當體重如願以償時,有異於普通的節食,厭食病人會持續節食和減磅,直至遠低於配合其年齡身高的正常下限。她常藉大量的蔬果或沙律來掩飾所進食的微量營養。還加上劇烈運動或減肥丸去降低體重。雖然心態是厭食,她反而可能熱心為人買菜烹調。

字面上厭食意譯為無胃口,實則厭食病人胃口如常,只是過度節食。隨著病情推演,有些厭食的少女會發展出暴食的病徵。她可能用扣喉或瀉藥來監控其體重。不過異於單純的暴食,她體重仍一直偏低。

暴食

  • 怕肥

  • 大量暴食

  • 體重正常

  • 經期失準

  • 嘔吐及/或濫用瀉藥

暴食常見於年紀稍大、如廿來歲的女子,她們在兒時曾經超重。每一百位女子中,有三位終其一生內會罹患此病。一如厭食病人,暴食病人極之怕肥。異於厭食病的是暴食病人體重多屬正常。原因是除了扣喉和濫用瀉藥減磅外,她有暴食。暴食是在非常短時間內,飽餐平時戒絕的肥膩食物。如在兩小時內耗掉數筒餅乾、幾盒巧克力和幾個蛋糕。之後她會扣喉,悔疚和沮喪。此等交替的暴食和嘔吐足以令體重短期內上落十磅。這是極其難受卻無法掙脫的惡性循環。此等混亂的進食模式主宰著生活。

厭食和暴食的後果

飢餓 :

  • 失眠

  • 便秘

  • 精神和思想難以集中

  • 憂鬱

  • 感覺寒冷

  • 骨脆易折

  • 肌肉軟弱,行事乏力

  • 死亡

嘔吐 :

  • 胃酸會溶掉牙齒的琺瑯質

  • 面部浮腫(由於唾液腺膨脹)

  • 心律失調

  • 肌肉軟弱

  • 腎臟衰竭

  • 羊癇

腹瀉 :

  • 肚痛不止

  • 手指腫脹

  • 腸臟肌肉受損引致長期便秘

「好味-我可以嚐到疚意。」

病因

醫學界對於這兩種疾病的起因,看法不一,要強調的是並非個別病者都是照單全收。

社會壓力 :

在不標榜清瘦的社會裡,厭食/暴食症很罕見。在崇尚體態輕盈的地方如芭蕾舞學校裹,這些病倒常見。西方文化推許纖巧。電視、報張和雜誌滿載清瘦可人的妙齡男女,推銷神奇的餐單和健身計劃教我們按這些人工的理想形像塑做自己,跟風修身。結果是差不多人人都試過節食。顯見社會壓力是如何促使一些少女過度節食而終於厭食。

操控:

無可否認,節食可算賞心樂事:大多數人不禁就磅上輕了兩磅雀躍。那清晰宣告我們心想事成。若體重是生活中唯一可供自主的事務,這尤其心滿足。不難見到節食由減肥的一招半式轉成生活的目的。

青春期發育:

厭食的女孩會失去或尚未發育的成熟女性性徵,如恥毛、乳房和月經。是故看來較年輕。節食可視為拖延成長需要的手段,特別是性的需要。不幸的是,這病使她難於發展出經由面對和處理成長問題帶來的成熟心態和自我意識。

家庭:

吃是共同生活最重要的一環。接納他人提供食物可以討好對方,拒絕則意味冒犯。此情此境尤其在家庭中體驗得到!偏有些年輕人只能從絕食去表達對家庭的感受與影響力。

憂鬱:

我們大多試過因情緒低落或只為解愁消悶吃東西。許多暴食病者都有憂鬱症狀,也許初時為圖一吃解千愁。不過,充塞與飽滯的感覺會令心情惡劣,而嘔吐與排瀉後餘下一腔愧疚與苦惱。

挫折:

我們各師各法,應付人生種種失意。挫折譬如關係中斷,對某些人來說,似能激發厭食或暴食。有時甚至並非失意,衹屬要事如結婚或出國而已。

求助:

通常家人覺得女兒或姊妹不單止瘦,兼且不停消瘦下去,不大妥當,才發現原來有厭食。即使情況相當過分,患者卻絕少承認。她堅信自己超重。但見她大嚼「健康」(當然是不致肥的食品,其他人亦可能懵然不察問題之嚴重。

暴食病者常就所作所為既羞且疚,不惜費煞心力來掩飾。事實上進食大量食物再嘔它出來極其費時累事。既影響工作表現,又教她難主動有社交。最終肯承認問題會如釋重負。她每為勢所逼去面對,例如發展一段新感情關係或他人遷入同住。

辨症:

治病的首要步驟是辨症。病向淺中醫,初期的厭食暴食病者較易受助。曠日持久,每況愈下,愈難醫理。厭食可以致命,故要及早就醫。

轉介:

一旦發現問題,病人應交由有經驗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診斷。你的家庭醫生會知要聯絡哪一位。雖云近年仍然流行把厭食病人送院;假如體重未致過輕,大部份可以看門診。

評估:

首先醫生會做的是和病者詳談問題怎樣開展。旁及感受和生命各方面。還會和她磅重。若體重太輕,或需檢查身體和驗血。首肯的話,醫生多半找她親友傾談,搜集多點病情資料。

報上你的體重

應否說得婉轉些?

治療

如果瘦到停經,自然是設法先讓她升回合理的體重。就此要家人提供資料如:她正常體重應該多少?每天食量多少才成?對眾多病者而言,最想知的莫如:「怎肯定我不會超出標準變肥?」厭食病人過度操縱飲食,怎教她鬆懈下來?有家人同住的少女,起碼短期內托父母打點飲食。包括在看管下定時進食充足的卡路里。大堆生菜頗易瞞天過海。全家還要定期見精神科醫生,磅重和提供支緩,處理那巨大的壓力。

重要的是和患者談論可能感受挫敗的-戀愛、學校、自覺、家庭等問題。除非這些簡單步驟無效,或體重下降到生命之虞,否則一般不用入院。住院治療包含大致類同的營養飲食和傾談,只不過生活環境較有規律。

暴食:

首務是回復飲食的規律。三餐定時,體重得以維持,不用捱餓或嘔吐。病人既比厭食患者年長一些,加上已離家自立,重點遂放在每天記錄其病態的飲食習慣,以利發展出自制。同時提供營養資料參考,以免超重而失掉信心。

另一重要環節是心理治療 - 傾談過去或現在諸般暴食症和其他個人的困擾。至於兼有憂鬱的暴食病人,可能要服用抗憂鬱藥。

菜譜 : 「那是個新餐單 – 你管吃我管看。」

自助

見過醫生或專科,你可能想加入一些有類似問題的人組成的自助團體。同病相憐,這些小組在難關時可以提供資訊和支緩。你的家庭醫生應可建議一些適合你的本地組織 。

閱讀可提供有條理地進食的資訊,亦讓你得悉何謂標準的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