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漫談
中譯序 (麥基恩 夜書)
很多人由於對精神病不認識或一知半解,因此對精神病患者產生了過份的恐懼。不少家屬,也由於缺乏心理健康常識,對病患者在家中之表現,感覺得不知所措。他們在沒有提點之下,往往流於過份溺縱、或過份挑剔,結果反導至病者病況愈下,至舊病復發。
有研究指出,家屬若能進一步瞭解精神病的病癥及表現,會有助病患者的康復。香港心理衞生會同人有見及此,特選定英國萬徹斯特之沙福社會心理衞生計劃之小冊子「 What is schizophrenia? 」,並徵得該書之作者 Christine Barraclough 之同意,將該小冊子譯成中文出版。祈望藉此冊子能給予精神病患者的家屬一點支持及指導。
本書之得以付梓,實有賴香港美國婦女會之慷慨捐助印刷費用。對於黎守信及盧德臨醫生之參與,及鍾?源醫生之惠賜封面攝影傑作,本人謹在此作衷心致謝。最後,若沒有香港心理衞生會之職員和宿舍舍監之協助及提供意見,本冊子是不能面世的。
祈願此冊在香港精神康復工作上,達到其健康教育之功用。
麥基恩、黎守信、盧德臨 合譯
甚麼是「精神分裂症」?
很多人聽過「精神分裂症」這個名字,但大多數人都不清楚它是甚麼,或它的成因,和處理的方法。
「精神分裂症」知多少?
首先,我們要清楚有些病癥絕對不是精神分裂的病癥,例如多重性格或分裂的性格並不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指患者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就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
有時患者的行為十分古怪,有時又很正常。通常人以為有精神病的人都有暴力傾向和危險,這實在是錯誤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實是很少有暴力表現。大部份時候,他們都愛靜,羞怯和畏縮。
究竟「精神分裂症」是甚麼呢?
精神分裂症屬重性精神病。在世界各地大約每一百人就有一人會患上這症狀。在醫院裏,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佔的病床比任何一種病都要多。
這種病可以在多方面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雖然精神分裂症的病癥在每一個人身上都不相同。患者可能感到思想不清或迷糊,使他在處理日常事務上有困難。
患者也可能在工作岡位上較以前差,很難集中精神或思想快捷清楚。在其他活動上亦有同樣困難。他會發覺很難與人溝通和表達自己的感覺,以致和他人的關係疏離。有時患者太過沉醉在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世界中,以致忽略照顧自己每日生活的基本需要如進食、睡眠和個人清潔等。
我們如何知道某人患上精神分裂症?
醫生診斷時,主要是根據病人自己告訴醫生,看有沒有幾樣主要的病癥。精神科醫生不能看穿人心中的思想,又不能用驗血或X光來幫助診斷。所以,醫生唯有靠聽他人講述病情才能判症。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癥包括:
-
思想紊亂
患者會覺得有些思想不是自己的;而是出自他人透過收音機電波、鐳射光線或傳心術等方法,放進他的腦中。
他亦可能感到思想離開,像是被人取走一般。腦變成空白一片,完全不能思想這種情形並不等同忘記一個思念或當我們緊張時,失去思想之連貫能力。
患者又會覺得思想被人傳講出去,以致旁邊的人都聽到。有時又感到思想從腦中被人廣播出去。這樣,患者覺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想甚麼,而久缺私隱性。
-
妄信
妄信是(一個)錯誤的信念,但對患者來說是非常真實的,其他人卻絕對不能相信。在精神分裂症中常見的例子有以下幾種:
患者相信某一種力量控制了他們的思想和行動。相信自己是一個廢人,沒有自己的意志,被人完全控制了頭腦和身體。
相信其他人想傷害自己或無故被追殺,覺得無辜地被迫害。
感覺在日常生活見到或聽到的事,對自己有特別含意。例如看見一輛紅色的車,就表示世界未日快要到了。
相信自己是一個特殊人物,有特別技能或法術的本事。例如自己是皇帝或皇后,或能夠令世界產生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
通常,這些信念都是突然而來的,由於太過不尋常,所以家人和朋友都瞭解這些信念不是真的。而當患者痊癒後,他可能會很驚訝他在病中相信的事,有點像從睡夢中醒過來一樣。
-
幻覺
幻覺是一個錯誤的觀感。患者看見一些事,聽到一些聲音或嗅到一些味道而旁人是不能感受到的。正像在清醒時發夢一般。很常見的例症就是在一間沒有人的房中,聽到說話聲。說話聲相當逼真,好像在房外或隔鄰發出,有時又似甚至在身體某部份發出。(有時也不能解釋當沒有人在附近時,患者卻會相信有人或物件觸摸?他。)
-
其他病癥
說話方面的困難:患者有時所說的話,人家不能跟上,有時他們會創作一些「字眼」或用奇怪的表達方式。有時他們又不多說話,令人很難和他們交談。
古怪習慣:這包括站或坐下的支怪姿態,古怪「動靜」或習慣。
轉變的感情和感覺:有時,精神分裂症患者似乎缺少甚至缺乏感受力;當他們並非開心或憂愁時卻又哭笑無常。又或者對家人或朋友失去了正常的感情。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以後的境況會如何呢?
精神分裂症通常在廿多歲時起病,但亦可以在任何年齡中發生。有些人病發一次,永不再患。但很多患者卻有復發的危機。有一小部份患者會長期有病癥。對很多人來說精神分裂症是一個終身包袱。幸而由於醫療的進步,患者癒後的境況比以前大有改善了。
精神分裂症影響到很多在燦爛年華的青年人,成為他們人生盼望和前途的障礙。因此,患者也很容易產生憂鬱。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是甚麼?
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因腦部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由於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數在壓力下發病,故此心理壓力可能是這種疾病的誘因。直至現在,精神分裂症的真正成因仍未能確定,但相信是腦部的生化物質受到影響。由於生化物質的變化,使患者產了幻覺,妄信及其他思想障礙的病癥。我們亦知道有些藥物能改善精神分裂症之病癥。因為這些由化學物質組成的藥物能平衡腦部的生化物質。
雖然無數科學家不斷研究,我們至今仍未能發現精神分裂症的真確成因,亦未能為病者提供根治之法。但我們卻能提供不少對病者有一定幫助的治療。
遺傳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有遺傳性的疾病。這不是說當家庭中有成員患有精神分裂症時,則其他家人便會成為患者,更不是說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結婚及生育。在先前的討論中,我們得知道每人均有百分之一機會患上精神分裂症,但當有至親如父母,兄弟或姊妹患此病時,你的患病率便相應地提高。
其實被遺傳的是患精神分裂症的傾向而非疾病本身。有這傾向的人仕,在壓力下才發展成病;至於要多大的壓力才引致發病便因人而異了。
心理壓力與精神分裂症
就年輕男仕而言,一個充滿壓力的階段便是踏入成年的時期。在這期間,他要努力去找尋理想職業,選擇朋友及邁向獨立生活 。這個便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發病的時期。就女性而言,人生的重大壓力較遲出現,通常是當她們有孩子的時候。所以,我們發現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時間一般比男性較遲。
家屬身故、失業及感情破裂均會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亦能令精神分裂症惡化引致其復發。
當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他所身處的環境如家庭、工作場所等對其病情均有一定的影響。其他人可以藉著鼓勵而幫助他恢復以往的技能。相反地如週遭的人對他催迫、嘮叨及批評時,病情便可能惡化。另一方面對病者過份照顧,令他無所事事,亦一樣會令病情加深。當然,心理壓力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家人是可以互相幫助及循序漸進地應付各種困難。
可引致復發的因素:
-
有壓力的事故
-
家庭及職業所帶來的緊張
我們很清楚知道家庭對病者可以有很大的幫助,但間中家庭亦能令事情更具壓力。不過,並沒有證據顯示家庭造成精神分裂症。
數年前,不少精神病專家相信精神分裂症是完全由於父母教養兒女的方法所引致。雖然我們知道這方面非常重要,但至今並沒有科學證據指出不妥善的幼兒護理及不快樂的童年會造成精神分裂症。
藥物
藥物在三十多年前巳開始被應用作治療精神分裂症。它已成為主要的治療方法。有數種不同類的藥物,有不同的藥名,均可用作治療精神分裂症,此等藥物可以口服或注射,而用注射方式可減少忘記服食的機會。各種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均同樣地有效。
此等藥物的作用通常有二:
-
在病發時減少病癥,
-
當病癥好轉後,可用作預防復發或防止病況惡化。
故當精神分裂症患者違背醫生指示而停止服藥時,他復發的機會便會倍增。正因如此,病者在感覺完全正常後繼續服食醫生開列的藥物是非常重要的。
服用藥物對預防復發有幫助
可惜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有時會產副作用。此等副作用通常並不嚴重,病者可與醫生討論。一些副作用包括困倦、手腳抖震、坐立不安、肌肉僵硬等。其他包括皮膚對陽敏感、食慾大振及暈眩(特別是當突然間站起來)。
病者本身能預防部份副作用,例如避免過多陽光曝曬,以較緩慢方式起立及節制過量食物。當家人對病者所服用的藥物有任何疑問,便應向醫生查詢。
結論
-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重性精神病,一百個人中有一個人會有此病。
-
病癥包括有妄信 ─ 錯誤的信念,幻覺 ─ 錯誤的觀感,多屬幻聽、思維、情緒和行為上的困擾。
-
致病的成因不大清楚,但似是腦部生化物質不平衡所致。
-
壓力及緊張會令病情惡化。或甚至引發疾病。
-
精神分裂正可能會有遺傳成份,這成份會增加發病的可能性。
-
有些病人會完全的痊癒過來,但大部份會有某個程度的影響,或甚至會復發。
-
雖然完全治癒的方法並不存在,但復發是可以防預,生活困擾是可以克服的。
-
服用醫生處方之藥物是非常重要的。